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在随后的9天中,先后提及“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等内容,“供给侧改革”,这一概念成为中国经济领域最火热的词汇。
供给侧改革:需求端的刺激向供给侧的改善转变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也是“需求侧”的三大主力。而与之对应的是“供给侧”,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的问题,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对当时的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面对经济持续下滑的形势,国家不再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而是简政放权,连续下放行政审批权,激发市场内在活力。决策重点已经从需求端的刺激变成了供给侧的改善。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印发,肯定我国服务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国民经济和吸纳就业的第一大产业,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作用持续增强;提出坚持创新供给、增加有效供给、优化服务供给已经成为新的发展思路;明确“围绕人民群众对生活性服务的普遍关注和迫切期待,着力解决供给、需求、质量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的发展导向;指出“我国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水平不高、消费环境有待改善”等突出问题。
根据中国物协发布的《2015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已有10.5万家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各类房屋面积165亿平方米,年营业收入超过3500亿元,有711万从业人员服务着近5亿住户。为现有物业管理市场的业主提供服务供给,将成为未来物业服务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
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如何让业主认识物业管理的专业价值,愿意花更多的费用让自己的房屋保值增值,让自己的生活提升质量。我认为最本质的还是要以客户价值为导向,不断提高基础物业服务的品质。一则要提升技能、优化管理,确保服务品质和效率:让秩序维护员能够做到扫码上岗、在岗学习、随时报事;维修工可以直接抢单受理业务,移动技术应用,快速上门解决问题;保洁员可以运用先进清扫设备,熟练掌握清洁技巧;管理员可以查询掌握业主信息,发掘业主需求,精准为业主服务。二则有效管理物业区域内的大量设备设施:对设施设备进行数据化、信息化处理、精细化管理,远程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及运行参数,实现系统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判断,出现故障和异常情况的自动提醒、自动派单,能耗数据的监测和分析等功能。通过企业在服务集成、流程再造、先进设备应用、科学能耗监测、客户响应及时等方面的努力,使物业服务更标准、更高效、更环保,使物业员工更专业、更轻松、更自豪,使业主更满意、更信任、更幸福!
综合服务供给:纵向延伸房地产产业链
目前,美国上市从事地产服务的公司共有61家,而美国上市的开发商仅有35家,世邦魏理仕(CBRE)作为最大的地产服务商,总市值已达到126亿美元,而最大的房屋开发商D.R.Horton市值仅为59.8亿美元。CBRE的主营业务为资产管理,具体产品与服务包括物业租售的战略顾问及实施、企业服务、物业设施及项目管理、按揭融资、评估与估值、开发服务、投资管理、研究与策略顾问等,今年前9月营业收入到达71.54亿美元,预计全年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地产市场存量房比例的不断增高,地产服务行业会在不久的将来超越地产开发,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
在国内,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已经开始挖掘房地产产业链经营价值及资产经营价值。嘉宝集团在物业前期介入方面,通过《产品规划设计阶段物业管理建议书》、《产品设计阶段物业管理建议书》和《物业服务策划书》“三书”,将后期物业运营管理需求及客户使用感知,在规划及施工阶段反馈给开发。现阶段,又在原“三书“模式基础上,形成和完善了《物业强配套标准》、《人居红线标准》、《产品后评价前反馈机制》的“新三书”。为开发项目的提档升级,物业服务企业的效益增长,业主居住的舒适安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增值服务供给:横向整合生活性服务内容
今年,继彩生活之后、中海物业、中奥到家分别在港交所上市,资本市场瞄准了物业庞大的业主群体,开始争夺社区O2O这个万亿大蛋糕的市场。社区O2O的核心是以社区生活场景为中心,构建用户与商家、上门服务提供者之间连接的平台。经过这一年多的奋战,事实证明,没有物业管理的“1”,社区O2O终将只是个“0”,所以互联网公司来做社区O2O,一定会依托物业,因为我们是基础资源的隐形掌握者。并且物业管理贴近服务业主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特点,已经体现在生活性服务业的多个领域。
在健康服务方面,绿城服务集团已经实现对业主健康服务的全覆盖,累计建立业主健康档案23万余份,通过了解业主的身体指标,饮食规律,生活习惯及健康需求,为开展全面系统的健康服务提供依据;在养老服务方面,长城物业成立“深圳市家应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加盟美国护明德居家养老的居家养老业务,服务内容涉及居家安全隐患排查,私人照护,特殊疾病照护,温馨陪伴等;在旅游服务方面,万科物业组织千业主参加“跟万科去米兰看世博”活动,7天5晚的意大利深度游行程仅收4999元,为市场价格的一半,并有万科物业的“特派员”提前勘察路线和随团服务;在体育服务方面,雅居乐物业为业主举办了13届社区运动会,活动项目涵盖老、中、青少年、儿童各个年龄层级,全国40城73个社区,逾3万位新老业主参与其中;在文化服务方面,碧桂园物业连续三年组织睦邻文化节,“梦享+”达人秀、“厨神”大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营造了“打破钢筋水泥墙,建立邻里真感情”的良好社区文化氛围;在餐饮服务方面,福州融侨一日三餐,兰州民召的早餐工程,河北卓达的老年营养餐,不仅注重菜品的健康营养、环境的干净卫生、服务的至臻至善,更提倡餐饮文化、社区理念的宣扬等等。
可见,物业管理在推动生活消费方式由生存型、传统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消费能力的不断升级和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将会给物业管理行业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和空间。物业服务企业既要积极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服务流程,精细服务环节,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优化服务供给,又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延伸服务链条,拓展服务维度,扩大消费选择。这样才能顺应国家为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创造的良好条件,努力打造成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开启物业管理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时代。
来源:《中国物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