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关注 > 正文

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3】

2012-08-27 15:01 来源:物业之家 阅读:人评论

A-A+

6.出台深圳市绿色物业管理导则,为建立我市及绿色物业管理评价标准和标识体系提供依据;

7.出台深圳市物业管理电子投票规则。

(八)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目标体系

1.行业增加值目标

规划期内,实现我市物业管理行业增加值稳步、持续增长。优化物业服务企业收入结构,逐步提高物业服务费收入与经营性项目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规划期末,实现物业管理行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

2.行业集中度目标

规划期内,推动物业管理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优化物业管理市场结构,实现按物业服务企业在管物业项目总建筑面积计算的行业集中度CR8达到35%。

3.物业服务质量提升目标

规划期内,逐年提高全市物业服务业主满意度指数水平,运用“物业管理业主满意度深圳指数体系”测算的业主满意度指数水平达到82。

规划期内,新增国家物业管理示范项目不少于20个,新增广东省物业管理示范项目不少于60个,新增深圳市物业管理示范项目不少于100个。

4.物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规划期内,形成以物业管理师制度为核心的多层次物业管理人力资源保障体系,全面推进物业管理师、项目经理以及各级物业管理持证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力争全市物业管理师总人数在全国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全市物业管理师人数至少达到3000人。物业管理项目负责人按照广东省、深圳市关于物业服务企业资质核准相关规定取得物业管理项目经理执业资格证书,每个物业项目至少配置一名持证项目经理,全市物业管理师人数至少达到3000人;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全面推进物业管理师、项目经理以及各级物业管理持证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5.住宅区物业管理的覆盖率目标

规划期内,切实建立起老住宅区及原农村城市化社区物业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我市住宅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6.经济特区物业管理一体化目标

通过政策倾斜与重点扶持,规划期末,实现我市物业管理的区域平衡发展,促进原农村城市化社区物业管理向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模式转变,逐步增加原特区外地区市优、区优区级物业管理示范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骨干物业服务企业,使广大居民共享现代物业管理服务,推动全市物业管理行业的包容性增长。

(九)物业管理市场建设目标体系

1.物业管理招投标制度建设目标

规划期内,建立全市统一的物业管理招投标服务平台,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招投标活动,为全市物业管理招投标活动提供服务。

2.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制度建设目标

规划期内,大力推进符合条件的住宅区业主大会成立与业主委员会选举工作,实现95%以上的业主委员会能够顺利依法完成换届选举与交接工作。

规划期内,大力推广物业管理电子投票方法,规范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自治活动,逐步提高业主大会制度的运作效率。

3.物业管理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目标

规划期内,进一步完善我市物业管理行业诚信体系,健全物业服务企业诚信档案和物业服务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建立物业管理师和项目经理数据档案。

4.物业管理市场中介组织建设目标

规划期内,积极培育物业管理市场中介组织,促进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代理机构、物业服务第三方审计、评估机构等中介组织规范、健康成长。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